更新时间:2022.06.16
遗嘱是一种单方面的法律行为,即遗嘱是基于遗嘱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可以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财产分割协议需要一个家庭中所有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协议上签字后才能生效,具体如下: 1、遗嘱处分的是个人财产,对他人财产的处理无效; 2、在财
我国法律规定: 1、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 3、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 4、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 5、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对于离婚财产分割: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获得
财产分割遗嘱的法律依据是依法继承中遗产分配应遵守以下原则: 1.遗嘱优先于法律规定的原则; 2.法定继承中实行优先顺位继承的原则; 3.同一顺序继承人原则上平均分配的原则; 4.照顾分配的原则; 5.鼓励家庭成员及社会成员间的扶助的原则。
这取决于是想立刻就分割财产,还是待被继承人死亡时分割。如果立刻分割的话,可以写分家协议,这样的财产分割不属于遗嘱;待被继承人死亡时的财产分割协议,相当于遗嘱。
按遗嘱继承遗产,除遗嘱必须合法有效外,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被继承人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否则,就应当严格履行遗赠扶养协议。 2、遗嘱继承人没有丧失、放弃继承权,同时也未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如果遗嘱继承人有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
离婚财产赠与父母,如果夫妻双方经过协商以后可以,其余情况下不可以赠送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
遗产继承权不可以赠与别人。遗产继承权指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享有的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遗产继承权是属于非财产权利,而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赠与针对的对象
遗赠和遗嘱的区别: 一、二者的受让主体不同。遗赠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者是国家及其他相关的社会组织。而遗嘱继承中的相关受让人,即继承人则是必须要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且必须是自然人。 二、二者所指向的客体范围不同。 三、权利
区分遗嘱与遗赠如下: 1、遗嘱的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遗赠的继承人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国家或集体。 2、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
如果没有遗嘱和遗赠抚养协议,遗产一般由第一顺位继承人均等分割,但继承人另有约定或法律另有规定的,可以不均等分割。若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的,由第二顺位继承人按照前述规则进行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