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9
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罚金,但不代表未成年人犯罪就不需要判处罚金。未成年人犯罪中,财产型犯罪如抢劫罪、盗窃罪等占较大比重。不少人认为对未成年犯罪人不应适用罚金刑,因为他们无独立的经济能力,对他们科处罚金,实际上是由其家长或其他监
下面我将针对未成年犯罪如何处罚的问题,作简要分析如下:我国在刑法中对未成年人犯罪作出专门规定,根据责任年龄的不大,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不得判处死刑。《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
未成年犯罪最新刑法规定如下: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
殴打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别人的行为一般以具体后果定罪: 1、受害人达到轻伤以上的,加害人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要承担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人死亡或
把工具借给他人犯罪,满足以下条件的,成立共同犯罪:犯罪者人数在二人以上。必须有共同犯罪故意。必须有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强奸未成年少女的,构成强奸罪,一般应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对方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应从重处罚;如果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所规定严重情形的,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单位犯罪不等于共同犯罪。一个单位犯罪时,该单位是犯罪主体,就单位而言只有一个主体,因而不同于共同犯罪;一个单位犯罪时,该单位成员并不一定是犯罪人,该单位也并不一定是非法组织,因而不同于集团犯罪。 单位犯罪符合共同犯罪成立条件时成立单位共同犯
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关系主要是两者的行为人在主观上都表现为故意。只是单位犯罪中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既可以都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可以有的表现为直接故意,有的表现为间接故意,还可以都表现为间接故意。
任意共同犯罪包括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能够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的,不会构成累犯。累犯的成立条件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