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7
受贿罪客观行为的认定: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为受贿罪的客观行为。构成受贿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受贿罪包括索贿,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受贿罪的客体有两种: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以及职务的廉洁性,主要是职务的廉洁性。而受贿罪的客体不同于贪污罪的客体,贪污罪的客体还包括公共财物的所有权。
贿赂罪的证据要求如下: 1、是主动性。受贿人主动要求行贿人以明示暗示的方式给予自己的财产,而不是被动等待行贿人给予财产。主动包话行贿人提出,行贿人主动与行贿人讨价还价。在实践中,贿赂的主动性是建立贿赂的主要特征; 2、是索取性。索取不等于勒
受贿罪从犯的认定标准具体有以下几点: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罪犯是从犯。所谓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指虽然直接参与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实施,但其作用仍属于次要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罪犯是从犯。一般是指为实施共同犯罪提供
行贿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量刑标准:犯本罪的,
行贿严重。通过司法解释对两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规定,将两罪“数额较大”的一般标准由五千元调整至三万元,“数额巨大”的一般标准定为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数额特别巨大”的一般标准定为三百万元以上。
主要从构成要件上认定。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2、主观方面属于故意,是经单位领导机构决策,代表单位的整体意志。 3、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权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1、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为故意。 3、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索贿不给能看作受贿未遂。索贿遭到拒绝完全符合犯罪未遂的的特征,应视为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共同受贿认定主要在于双方有无共同受贿的故意和行为。司法实践中一般表现为:1、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应当以受贿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2、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向国家工作人员代为转达请托事项,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告知该国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