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在我国若是用人单位推迟发工资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无故推迟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但如果公司说明了原因,可以适当等待一段时间。如果过了约定的时间还不发,则可以进行投诉。
公司延后发工资,而且没有经过劳动者同意的,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
劳动者可以先与公司沟通协商。协商无果的,劳动者可以选择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劳动者也可以选择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
老板不发工资,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与老板协商,如果能够协商成功那是最好。如果协商不行,可以到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迟发工资的不一定有赔偿。如果单位迟发工资被劳动者投诉了,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单位限期支付,单位在这个期限内没有支付的,才需要给予劳动者赔偿。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违法,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员工对于企业规定的工资分配方案,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也就是说员工有权知道自己的福利和工资构成等。因此,企业不提供工资条是一种违法行为。
拖欠超过30天就违法。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既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拖欠工资
属于违法,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工资必须按月足额支付,而不得克扣拖欠。《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
不算违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既然属于劳动合同的约定,且只延迟几天合理会
公司迟迟不发工资的处理方式如下: 1、沟通协商解决; 2、协商失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按上述途径索取工资的同时,还可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