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9
能。依据交强险条例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的,受害人的治疗费用可以由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事故责任人追偿。《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四条国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
行为人的肇事逃逸行为构成犯罪的,超过追诉时效便不会追究刑事责任。行为人可能被判处的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行为人可能被判处的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行为人可能被判处的法定最高刑为无
小事故逃逸对方轻伤的,报警处理。逃逸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逃逸人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如果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肇事逃逸可以通过报警,并寻找目击证人、车辆牌号、视频监控等方式找到肇事者。交警通过现场的痕迹物证和现场勘查,通过DNA比对等形式,经过综合的分析判断,能够逐步筛选出逃逸人。如果能找到车辆牌号,基本上就可以找到肇事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
肇事者逃逸交警找不到人会网上追逃,抓不到嫌疑人由保险公司先负责赔偿,没保险的由嫌疑人亲属负责,赔偿不了的等待公安机关的处理。 肇事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
交通肇事抓不到人的警察会网上追逃,抓不到嫌疑人由保险公司先负责赔偿,没保险的有嫌疑人亲属负责,赔偿不了等待公安机关的处理,时间要看公安机关处理进度。
肇事逃逸不处理的,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1、如果是肇事者不配合处理的,可以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先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邮寄肇事方,然后到法院起诉。胜诉后对方仍不配合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如果是交警不处理的,可以收集和准
从民事责任上来说,单纯的肇事逃逸,交警应当认定肇事司机承担全部事故责任;从刑事责任上来说,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因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可以在七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