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9
退休工龄是累计计算,是根据自己缴纳社保基数额度,缴纳社保年限和当地上年社平工资计算的,缴纳社保基数越高,缴纳社保年限越长,退休待遇越高。现在的退休工龄工资实际以养老金的形式进行发放。
办理工龄补算,补算工龄需要出示参加工作时的原始招工表,原始招工表通常存放在职工个人档案里。如果档案遗失了,则只能通过其他旁证来补算工龄,如工作证、工职工档案丢失的,由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档案保管单位或个人进行补办办时要将职工档案补齐
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其中,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根据法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时,退休年龄按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根据法律规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
退休并不是只看年龄,也不是只看工龄。退休既看工龄也看年龄。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并且连续工龄达到10年的,可以退休。但是特殊情况的可以提前退休。
1、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和军队复员干部尚未参保缴费的,可持有效政明到当地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原有军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的军龄)满15年的,可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对已办理登记军龄手续后按规定
实际工资。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按应得工资计算,既不是基本工资也不是实得工资。应得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龄以社保为准。根据现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在参加工作之后就应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工龄的计算时间和开始缴纳社会保险的时间是一致的。工龄是按照社保缴费年限计算,一切按照缴费计算,缴费年限替代了原来的工龄。 劳教前工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产假期间应发放全额工资。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休产假时按产假前的工资标准发放,即全额工资。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休产假时按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发放。女员工在初次生产时享有不少于90天的带薪假,全额工资包括补助、奖金、福利待遇和出勤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