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5
一般来讲,在交通事故引发的民事诉讼中,只有在受害人构成残疾乃至死亡的情况下,才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得到相应赔偿金额。 所以,交通事故中受伤较重的受害者在出院后应该到专门的伤残鉴定部门进
数额原则上控制在5万元之内,最高不超过10万元,有特殊情况需要超过5万元的,应报请审委会研究决定。在一般案件中判决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应坚持宜低不宜高的原则,防止将当事人的期望值拉得过高。有多种因素影响精神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中的受害者,
交通事故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考虑以下因素: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离婚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是: 1、行为人具有实施重大过错行为的主观故意; 2、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重大过错的事实; 3、行为与过错具有因果关系; 4、其他要求。
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确定标准如下: (1)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2)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5)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分配,发生交通事故,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应综合考虑与受害人关系的远近和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感情亲疏程度、经济依赖程度及生活状况等因素确定权利人和分配规则
离婚时无过错方可以按照下列方式争取自己的精神损害赔偿:当事人可以与对方先协商。若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在提起离婚诉讼的同时,主张离婚赔偿。且离婚精神损害赔偿一般根据过错程度、具体情节、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
无过错方要求离婚损害赔偿的,如果是由无过错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则需要在离婚的同时提出;如果无过错方是作为被告,则可以在离婚的同时提出也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提出。
民法典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是根据侵权人的侵权原因、主观动机、致害人的认识态度;侵权的手段、场合和次数、行为方式、持续时间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来确定。
我国并未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最高限额。自然人的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
交通事故的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权的手段; 3、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经济状况; 5、当地的生活水平。 因此无法提供明确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