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3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 (一)客体要件: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的客体为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所拥有的合法权益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客观要件: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
侵犯商业秘密罪既遂的,按照下列情形处罚: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从我国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规定上看,被侵权人可以通过民事、行政、刑事三种救济途径来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司法实践中,被侵权人在寻求救济途径的时候具有很大的自主权。
商业秘密被侵犯处理如下: 1、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 2、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侵犯商业秘密往往同时构成不正当竞争,可以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 3、向人民法院起诉; 4、协商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商业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认定,可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的规定来判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
自然人犯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判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明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技术信息包括:与技术有关的结构、原料、组分、配方、材料、样品、样式、植物新品种繁殖材料、工艺、方法或其步骤、算法、数据、计算机
商业秘密的特性一般包括:秘密性、价值性、市场竞争性、合法性等。 商业秘密的保密措施具体如下: 1、依法设立保密制度,将有关信息明确列为保密事项; 2、对内开展保密培训,加强保密意识; 3、商业秘密的其他保密措施。
企业商业秘密被侵犯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维权: 1、企业与侵权人之间签订了合同,且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的,可向当地仲裁机构或者双方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2、没有仲裁协议或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该企业可以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
企业应采取以下方式防范商业秘密泄露: 1、完善企业制度,与公司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2、及时核查商业秘密,明确并限定保密区域的人员; 3、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等方式。
企业商业秘密被侵犯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维权: 1.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 2.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并提供商业秘密及侵权行为的有关证据。 3.向人民法院起诉。企业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