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是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制定。经2008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务院于2008年9月18日发布并实施。
聘用合同本身就是劳动合同的一种,是确立聘用单位与应聘的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雇佣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是性质,目的,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主体及关系,法律调整,争议的处理程序等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劳动合同有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制度进行调整,但雇佣协议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目前我国没有对雇佣协议出台更加明确的规定,基本上
聘用合同原则上可以代替劳动合同。法律上规定,实际上的聘用合同本来就属于劳动合同,两者可能形式不同,但是其内容都应该符合劳动法。一般而言,企业签订的聘用合同就是劳动合同,但机关事业单位签定的聘用合同不属于劳动法所规范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
聘用合同也即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是确立聘用单位与应聘的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医院应当与职工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在编的教师是属于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是确立聘用单位与应聘的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种协议,是指以招聘或聘请在职和非在职劳动者中有特定技术业务专长者为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为目的的一种合同。
1.适用范围不同。狭义劳动合同适用的主体为企业,聘用合同适用的范围主要为事业单位。 2.政府干预的程度不同。国家在一些重要方面对事业单位仍实行宏观管理。 3.管理监督部门不同。目前,事业单位和企业分别由国务院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对其进行宏观政
任何单位和职工建立劳动关系,都应该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也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劳动合同法是针对劳动合同订立、解除等方面详细的法律法规。那么,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内容是什么?这一条主要讲职工单方面解除合同的通知期限,下面小编给
事业单位聘用制,即事业单位与职工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双方的聘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其基本特征是科学设岗、平等竞争、全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 实践中事业单位人员的构成是由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一般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适用的主体为企业,聘用合同适用的范围主要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话,由国家编制管理,工资、财政由国家拨款,由国务院人事部管理,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而企业是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工资与财政发放并没有太大
1、适用主体不同:劳动合同适用的主体为企业,聘用合同适用的范围主要为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产物,聘用合同制度的内容反映了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通过订立劳动合同以实现其物质产品的生产。 2、特点不同:聘用合同具有特定性、法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