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0
首先当事人起诉,当事人不起诉,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受理。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受理。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法定期限内裁定不予受理。人民法院进行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行政诉讼立案后的程序是: 1、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2、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人数应该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3、人民法院通过审理作出判决。
对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的规定如下:第一审程序如果是按照普通程序来审理的,一般要在六个月内完成;情况特殊的,则可以申请延长;如果第一审程序是按照简易程序来审理的,则要在四十五日内完成。
起诉离婚要经过起诉、受理、调解、审理、裁判等程序。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起诉离婚的,法院应依法确认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且审理时,应先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的条件是:经审查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办理公证一般需要经过下列程序: 1、申请。公民、法人向公证机关提出的公证申请标志着公证活动的开始。 2、受理。 3、审查。公证处对当事人申请公证的事项及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从法律和事实两个方面所进行的调查、核实工作。 4、出具公证书。
企业收购的程序大致如下: 1,制定公司发展规划。 2,确定收购目标企业。 3,搜集信息,初步沟通,了解目标企业意向。 4,谈判确定基本原则,签订意向协议。 5,递交立项报告。 6,上报公司。 7,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贷得到同意的批复后,进入具体
行政诉讼程序具体如下: 1、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 2、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根据被告人数提交复印件; 3、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复印件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当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4、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
当事人申请行政赔偿提起诉讼的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有: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
行政诉讼期间政府是不能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强制执行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同时也不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才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强制决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