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解除合同诉讼属于确认之诉,原则上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因为诉讼时效仅针对债权请求权,且多适用于给付之诉。解除权属于形成权,通知相对方即可解除合同,当事人以起诉的方式行使解除权的,如果法院审查确认,合同也是自起诉状副本送达相对人之时解除。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对于长期连续性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并非当然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有特定的适用条件。
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根据合同类型确定。人寿险之外的其他保险,包括除海上保险以外的所有种类的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健康保险,诉讼时效为两年;人寿保险的诉讼时效为五年,自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海上保险诉讼时效为两年。
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的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如果受到损害,在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维权。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
劳动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十五日,从当事人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之日算起;如果当事人期满不起诉的,则仲裁裁决生效。而仲裁期限一般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撤销合同的诉讼时效为,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的一年内。对于因重大误解订立或订立时有失公平的合同,受损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变更或撤销申请。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的一年内。若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未行使撤销权或主动
合同法对权利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一般的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3年,几类特殊的争议,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
合同的继续履行,又称实际履行或强制履行,是指在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基于非违约方的履行请求,法院强制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对方违约,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让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诉讼时效为三年,如果合同期满后再去起
抵押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析,首先要看借款合同的内容,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时间,通常情况下没有诉讼时效的限制,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0年。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还款,诉讼时效则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计算三年。借款合同上写明还款时间的
因保管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的时效是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 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适用于绝大多数类型的合同纠纷。适用特别诉讼时效的合同类型为: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的时效为四年。 诉讼时效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