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27
关于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毁坏个人财物,导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坏生产、经营设备设施,造成
损坏他人财物不足50元,应该不会够行政拘留的条件,一般都是自行协商处理。相关法律规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一般可以处五日至十日拘留,可以酌情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所以损坏一元都可以行政拘留,但是鉴于50元,所涉金额不大,一般赔款后就不会拘留。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毁坏财物50元还没有达到拘留的标准,但是如果有其他严重情形可能会需要拘留。一般故意毁坏财物50元,公安部门会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进行疏导沟通与调解。一般不会进行拘留,因为数量没有达到拘留点。所以不会拘留。
故意毁坏财物50元还没有达到拘留的标准,但是如果有其他严重情形可能会需要拘留。一般故意毁坏财物50元,公安部门会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进行疏导沟通与调解。
破坏毁坏林木罪立案标准:根据司法解释,在林区盗伐林木材积2-5立方米或者幼树100—250株:在非林区,盗伐林木材积1—25立方米或者幼树50—125株,为数额较大。
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蓄意毁坏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破坏他人财产,达到一定数额的,将触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根据数额不同,可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3年以上7年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认定标准是: 1、客体要件:破坏生产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生产经营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破坏生产经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3、主体要件: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法院对破坏生产经营罪既遂应当这样处罚: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满足下列条件即可判断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3、犯罪客体是生产经营的正常活动; 4、客观方面由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等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构成。
破坏生产经营超过10万元的可以定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立案标准为: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本罪是指为了泄愤报复,或达到其他个人目的,而故意毁坏机器设备,或残害耕畜,或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