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2
行政诉讼法诉讼时效:行政诉讼法诉讼时效是六个月。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行政诉讼法中有诉讼时效。先申请复议,再起诉的,诉讼时效是十五日;如果直接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是六个月;但是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而其他案件超过五年的,法院不再受理。
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如下: 1、行为违法。指行为人实施了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2、行为人存在过错。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也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3、行为造成危害后果。危害后果不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但在另一些场合,必须产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体如违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违规责任停产停业、行政机关不积极履职等行为。
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自收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行政机关对相对人做出的行政决定不服的,可以通过人民法院进行行政诉讼。在行政诉讼的案件中,原告是接受行政决定的相对人,被告是相关行政机关。起诉案件的受理范围应在相关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投诉的法院也应是法律所规定的有管辖权的法院。
行政诉讼流程如下: 1、起诉。行政诉讼是当事人不起诉,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受理; 2、受理。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受理。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法定期限内裁定不予受理。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受理后,进入一审程序。此时,人
行政诉讼费用是行政诉讼当事人进行行政诉讼,依照法律规定,由当事人负担的、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费用。按照诉讼费用缴纳办法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缴纳100元,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行政诉讼主体包括行政原告与行政被告:行政原告是指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被告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合同中的内容如果涉及到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且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则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例如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案件全部诉讼流程: 1、原告准备好行政诉讼所需的材料以及起诉书到法院起诉; 2、法院审查原告提交的材料; 3、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起诉,如果决定受理,依法立案,原告缴纳诉讼费用; 4、法院安排日期开庭; 5、法院开庭对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