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9
追索劳动报酬属于劳动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
追索劳动报酬并不会解除劳动关系。劳动报酬为用人单位的责任义务,如果用人单位因为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追索劳动报酬需要提供劳动起止日期、所欠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等相关举证;关于一般的劳动争议需要举证的内容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明,例如双方签订的劳务合同、雇佣证明等,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或者其他协议证明,还需要提供工作的起止时间;
对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地域管辖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追索劳动报酬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追索劳动报酬没有解除劳动关系的必要性,但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维权,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必须要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才可以直接起诉。 但也有例外,劳动者以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一般参照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企业系指用人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自然人包括用人单位以外的自然人。 (二)主观要件: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
追索劳动报酬诉讼费原告出,一般是原告在立案时向人民法院缴纳相关费用,案件审理结束后,判决会明确案件的诉讼费用由谁承担,一般由判定输的一方承担损失后果,承担诉讼费用。
追索劳动报酬属于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