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如果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要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未发病,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则根据其构成的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精神病没有监护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规定如下: 1、精神病人在不能识别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格照顾和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治疗;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
结婚之后配偶有精神病可以离婚,但是离婚的程序会复杂一点。如果配偶完全没有民事行为能力,那自己就是配偶的监护人,此时不能协议离婚,也不可以直接起诉离婚,需要先去变更监护人,再去起诉离婚。
没有监护人的精神病人可以离婚,但是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 一方为精神病人的,想要离婚应当先变更监护人,如果其除了配偶外没有其他监护人的; 由精神病人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精神病
隐瞒病情结婚并不算骗婚。骗婚是指利用结婚的手段,来骗取彩礼、金钱、财物等进行诈骗的行为,骗婚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婚前隐瞒病情并已经结婚的,属于可撤销的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1、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双方可以到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或者通过法院判决离婚。 2、如果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先变更监护人,到精神病人居住地法院申请监护人变更,可以指定其父母、兄弟姐妹或者有监护能
配偶是精神病人是不能协议离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即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协议离婚。
丈夫精神病可以离婚。 夫妻一方为精神病人的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因为配偶是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离婚之前应当先变更监护人,之后再提起离婚诉讼。 女方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和起诉状及副本去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审理认为夫妻感情破
精神病人不发病时协议离婚是无效的。因为精神病人不具有辨认离婚的法律性质和行为后果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具备自愿原则的要件,只能通过法院判决的方式离婚。
精神疾病患者可以结婚,但是有前提条件,在双方都知情并且都同意的情况下,是可以登记结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如果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精神病,在医学上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和其他重度丧失正常精神作用的精神病。精神病人要区分情况,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同正常健康人离婚程序。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