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5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针对辩护律师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包括:1、阅卷权,辩护律师可以自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到相关的机关处进行阅卷,了解案情;2、会见犯罪嫌疑人,辩护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案情,为其提供相关的法律
刑事案件辩护人的范围是: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为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其身份证明和辩护委托书。
刑事诉讼没有律师指定辩护的方式是,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为其指定辩护人: 1、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 2、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查明的; 3、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属经多次劝说仍不愿
刑事诉讼法指定辩护的适用情形: (一)应当指定辩护的情形: 1、被告人是盲、聋、哑人的; 2、被告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的; 3、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此处未成年人,是指开庭时是未成年人,犯罪时是未成年人,而在开庭审理时已经满18周岁的不包括在内
刑事诉讼法辩护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是: 1.辩护权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诉讼权利贯穿在整个刑事诉讼的过程中,不受诉讼阶段的限制; 2.辩护权不受被告人是否有罪、罪行轻重的限制; 3.辩护权不受案件调查情况的限制; 4.辩护权不受被告人认罪
《刑事诉讼法》关于委托律师的规定是: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刑事诉讼法中辩护种类有: 1、自行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进行反驳、申辩和辩解的行为; 2、委托辩护,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3、指定辩护,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
刑事诉讼法辩护的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辩护律师的权利包括: 1、阅卷权,辩护律师可以自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到相关的机关处进行阅卷,了解案情; 2、会见犯罪嫌疑人,辩护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案情,为其提供相关的法律诉讼服务; 3、调查取证权,辩护律师可以调查取证。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的规定,我国辩护人的权利主要有: 1、独立辩护权。 2、阅卷权和会见通信权。 3、调查取证权。 4、提出意见权。 5、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护权。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一般包含: (一)陈述权。当对被告人进行讯问时,给予其陈述和辩解的机会; (二)诘问权。刑事被告人享有的在庭审时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的权利; (三)调查证据申请权。刑事被告人可以申请法院调取证据并申请法院传唤证人
死刑辩护的主要辩护点如下: 1、被告是否有法定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 2、被告是否酌定从轻或者减轻; 3、伤害类犯罪的受害者是否有过错; 4、口供是否存在刑讯逼供的情况; 5、证人证言之间的矛盾点; 6、是否有必要重新鉴定鉴定结论; 7、书证
应该注意指定辩护的情形有哪些: 1.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为他指定辩护人。 2.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他指定辩护人。 3.被告人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