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民法典》的诉讼时效是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如果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
平等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决定了民法的根本原则是平等原则。
取消了一年的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限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自权利受损之日起二十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
民法总则51条的规定是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 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
民法总则中诉讼时效规定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总则》已经在2020年12月31日被废止,目前《民法典》关于诉讼时效起算的法律规定有: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特别诉讼适用“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情况的时效为1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
民法典诉讼时效起算的法律规定为: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由于民法总则已失效,有关紧急避险的规定,应适用《民法典》中的规定,即紧急避险的损害责任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但避险过当的,紧急避险人也应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民法总则》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如下: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