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一,股东抽逃出资的表现形
股东退股应满足如下法定条件: 1、公司通过股东会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 2、公司符合分配利润条件但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 3、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 4、股东对决议前述事项投反对票。
除了货币外还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我国法律规定公司股权的继承方式如下: 1、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 2、如公司章程有规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股份由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只有其他股东均不同意购买的情况下,才由其继承人依法继承。
根据《公司法》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因此,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而不对公司债权人直接负责,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只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有限责
股东有下列义务:1.遵守公司章程。2.按期缴纳所认缴的出资。3.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4.不得滥用公司地位和有限责任损害债权人利益。5.对公司及其他股东诚实信任。《公司法》第28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
公司法关于股权转让主要有以下规定: 1、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的,无需附加条件; 2、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在同等条件下,不得损害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
公司法规定的出资方式如下: 1、货币。设立公司必然需要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以支付创建公司时的开支和启动公司运营。因此,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 2、实物。实物出资一般是以机器设备、原料、零部件、货物、建筑物和厂房等作为出资。 3、知识产权。所谓
公司法对于股东出资的具体规定主要是出资方式上的要求,根据相关的规定,以实物出资必须评估作价,并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评估作价结果核算确认。股东以实物作价出资,应在办理公司登记时,办理实物出资的转移手续,并由有关验资机构通验证。因此对于股东出资
公司法对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 1、股东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表决、查阅公司相关文件、分红、优先认购等权利; 2、公司决议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司章程的,股东有权直接请求法院予以撤销; 3、公司法对股东权益保护的其他法律规定。
股东退出公司的方法: 一、股权转让,股东可以通过股权转让退出公司; 二、公司回购股权。公司通过减少注册资本回购股权。股东想退出公司时,可以要求公司减资回购自己的股权。公司不能随便减资; 三、解散公司。 1、通过股东会决议解散公司; 2、通过
股东提出解散公司的,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首先,解散公司诉讼提起人资格,公司法对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股东条件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必须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才有权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其次,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法定理由,提起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