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16
非法狩猎罪是指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行为人犯非法狩猎罪,若符合缓刑的条件,可以对其判缓刑。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非法狩猎罪的量刑标准是: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狩猎对象为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属于情节严重,一般量刑在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有时也直接处罚金。 并且在非法狩猎时使用狩猎工具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主要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如果情节较轻的话,处罚就比较轻。
非法狩猎罪立案标准:行为人在禁猎区、禁猎期进行狩猎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和方法进行狩猎的,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诉。行为人构成非法狩猎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非法狩猎罪最轻判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拘役。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行为。 具体如下: 1、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非法实施狩猎行为,构成是以违反保护法规为前
构成非法狩猎罪的行为人最高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根据刑法规定,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非法狩猎罪保护的是我国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度,而对于非法狩猎的行为,只有在达到了情节严重的标准下,才会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
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或者是非法收购、运输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是情节严重的,处五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是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