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9
与怀孕女职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不可以的,除非是劳动者自愿;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用人单位一般不能与怀孕期间的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但孕期女职工在出现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过失性辞退情形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一种,员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支付工资损失到合同再继续履行时。 第二,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用人单位则应按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
公司如果不是违法解除孕妇的劳动合同的,一般不要赔偿;但如果属于违法解除的,要按经济补偿标准的双倍来赔偿;即孕妇在公司的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公司应当赔偿其二个月的工资。
我被公司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若是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除的,应支付经济补偿的同时,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或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
孕期解除劳动合同违规的依据是: 1、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2、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合同没有到期被解除,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的,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属于其他情形的,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当然是不合法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从员工入职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没有签订的从入职日起满一个月开始,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出不续签的,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其他情形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员工怀孕,企业没有补贴。是按照基础工资发放,没有补贴,生育精贴是社保机构按规定标准拨付给用人单位的职工生育津贴,用人单位必须用于职工在生育、产假内应享受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拨付费用低于职工本人工资,其差额由单位补足,高于职工工资,结余归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