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7
免于刑事处罚不可以构成累犯。因为免于刑事处罚后就是没有罪,所以免于刑事处罚后再犯罪的,是不会构成累犯的,不符合累犯构成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
免于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等。
免予刑事处罚适用于虽然属于刑事犯罪,但是因某些情形,可以不采取刑事处罚方法的罪犯。适用的情形有: 1、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刑的; 2、自首的轻罪罪犯; 3、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罪犯;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免除处罚。需要注意,免予刑罚不同于不
1.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可以在一个月至二个月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危险驾驶行为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党员免于刑事处罚一般不会开除党籍。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开除党籍: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免予刑事处罚适用于虽然属于刑事犯罪,但是因某些情形,可以不采取刑事处罚方法的罪犯。适用的情形有: 1、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刑的; 2、自首的轻罪罪犯; 3、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罪犯;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免除处罚。需要注意,免予刑罚不同于不
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有: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
下列情形会免于刑事处罚: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抢劫得手后被抓捕,数额不大的,如果是以下三种情形,有可能免除处罚: 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免于刑事处罚,是法院已经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是根据《刑法》规定,不对其进行刑事处罚的一种方式。已经构成犯罪,就会有案底,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案底无法消除。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
行政拘留是不可以交钱保释的,但是交纳保证金可以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因此法律对的设定及实施条件和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
打架是属于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视打架事件造成的结果而定。具体结果如下: 1、如果被害人伤情构成轻伤、重伤或者死亡,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则是刑事拘留; 2、如果被害人伤情达不到轻伤的,应当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则是行政拘留。 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