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5
1、调整范围。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2、调整水平。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确定。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3、调整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三种: 1、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 2、赔偿损失,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 3、追缴财产,对于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合同,
以下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1、主体不适格签订的合同。即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合同。例如,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签订违法违规的合同。违反法律、行
不成立的合同等同于无效合同。因为合同没有成立,所以合同内容无效。无效合同是指因不符合或违反法律要求的、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合同。无效合同是法律禁止订立的合同,它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不能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
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关系,两者在性质上有着根本区别。从劳动法意义上讲,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合同成立与劳动关系建立没有必然联系并且终止事实劳动
(一)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 (二)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方法: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后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单位;以及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依法行使其单方面的劳动合同解除权等。
单位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方式处理未到期劳动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
1.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只能一方是用人单位,即具有劳动权利和行为能力的个体经济组织、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即具有劳动权利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劳动合同的主体不能同时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是劳动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两种合同,通过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建立债权债务关系,因而两者是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的,在了解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后,改变相应的条件,两类合同还可以相互转换。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主要是主体资格
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