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0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选择向事故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并在经常居住地居住满一年以上。
民事诉讼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申请;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申请。 行政诉讼向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经复议的案件,向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刑事诉讼向犯罪地的人民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除非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申请行政复议还是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已经被依法受理的,当事人在法定复议期限以内不得提起诉讼;行政诉讼已经被依法受理的,则不得再申请行政复议。
转让股权的流程如下: 1、如受让人为其它股东,则协商后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2、如对外转让股权,书面通知其它股东; 3、获得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后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4、履行义务后,向新股东出具出资证明; 5、办理备案登记。 根据《公司法》第七
股权转让流程: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其它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需要召开老股东会议,经过老股东会表决同意;召开新股东会议,经过新股东会表决同意,任命新股东的相关职务;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评估报告或验资报告;向公司注册地工商局提交相关文件
法律对管辖法院有明确的规定,具体如下: (1)被告户籍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2)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一年的离婚,另一方起诉应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一年的离婚,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
股权转让的方式有: 1、内部转让。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2、外部转让。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3、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股权转让的形式包括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两种。转让中的实务操作也根据转让形式的不同而不同。第一内部转股:出资股东之间依法相互转让其出资额,属于股东之间的内部行为,可依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变更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及出资证明书等即可发生法律效力。 2
1、对内转让,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2、对外转让,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 3、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扣缴义务人申报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两种方式都可以,扣缴义务人申报,是指取得收入时,比如单位发工资,由单位申报扣除;自行申报要到次年才能享受扣除。
合同的诉讼管辖法院选择方法: 1、首先要明确买卖合同双方是否有选择管辖的书面协议,有约定的按约定; 2、若买卖合同双方没有选择管辖的协议,或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则合同纠纷案件管辖的一般规定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3、确认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