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6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用人单位对事假有扣减工资待遇的,因延长的假期其实属于休息日不是工作日,因此事假与延长假期期间重叠的,事假应当顺延。 2、如果用人单位对职工事假没有扣减工资待遇的,也可以要求职工不得顺延。
医疗期长短是根据工作年限来确定的,如果医疗期满仍然不能工作的,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1)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
保证期间不可以延长,根据法律规定,保证期间是由保证人和债权协商确定的,不得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如果当事人之间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或者约定不明的,则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
延长试用期不合法。按相关法律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不合格不可以延长。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能够被延长,但必须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协商达成一致。双方变更劳动合同的,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且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各执一份。
当事人向复议机关所申请的行政复议是可以延期的,但延期的上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
工伤医疗期最长不能超过24个月。医疗康复与工伤医疗期的期限是合并计算的,二者相加不得超过24个月,即员工在治疗结束后接受医疗康复治疗,康复期最长不能超过12个月。员工在经过康复治疗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如果康复的效
工伤行政复议期间工伤医疗费照付。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工伤期间工资是工伤职工因治疗工伤暂停工作的期间,依然享受的劳动报酬。工伤期间工资正常支付,若有克扣的,可向单位注册地或者实际营业地的劳动局申请仲裁。
认定为工伤之后,用人单位是不能扣工资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