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5
1、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欺诈交易的犯罪。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买卖双方见面的市场交易已有相当部分转移到了网上交易。在这种虚拟的网上交易中,消费者通常只能是借助网上广告了解商品信息,通过网络远距离订货,通过电子银行进行结算。在这种虚拟
计算机犯罪的概念是:计算机犯罪一般是指信息活动领域中,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信息知识作为手段,或者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国家、团体或个人造成危害。计算机犯罪的特点:隐蔽性高、风险小,难以确定犯罪主体;大多为预谋犯罪网络犯罪。
计算机犯罪分为三大类: (1)以计算机为犯罪对象的犯罪,如行为人针对个人电脑或网络发动攻击; (2)以计算机作为攻击主体的犯罪,如当计算机是犯罪现场、财产损失的源头、原因或特定形式时,常见的有黑客、特洛伊木马、蠕虫、传播病毒和逻辑炸弹等;
计算机犯罪的危害: (一)对自然人的威胁。表现在:对知识产权的威胁,侵犯个人自由,侵犯医疗资料等个人信息。 (二)对企业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犯罪对企业的威胁,主要针对企业受保护的财产、专有技术。 (三)对国家的威胁。恐怖组织上网,大肆发布恐怖
计算机犯罪,存在以下的类型: 1、以计算机为犯罪对象的犯罪; 2、以计算机作为攻击主体的犯罪; 3、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的传统犯罪,如使用计算机系统盗窃他人信用卡信息,或者通过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存储、传播淫秽物品等。
计算机犯罪的种类有: 1、以计算机为犯罪对象的犯罪。 2、以计算机作为攻击主体的犯罪。 3、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的传统犯罪,如使用计算机系统盗窃他人信用卡信息,或者通过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存储、传播淫秽物品等。
计算机犯罪类型如下: 1、以计算机为犯罪对象如行为人攻击个人电脑或网络; 2、以计算机为攻击主体的犯罪,如当计算机是犯罪现场、财产损失来源、原因或特定形式时,常见的有黑客、特洛伊木马、蠕虫、传播病毒和逻辑计算机犯罪类型如下炸弹; 3、以计算
计算机犯罪特点有: 1、犯罪行为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便于实施,难于发现; 2、犯罪行为人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3、办公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犯罪成功率高; 4、危害性大。
计算机病毒犯罪的规定有: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计算机犯罪分类有: 1、通过非法手段,对网络漏洞进行技术入侵,入侵网络后,主要窃取、更改或删除计算机信息; 2、通过信息交换和软件传输过程,在信息中传播破坏性病毒,在一些免费辅助软件中定期引爆逻辑炸弹,或在软件程序中设置后门程序; 3、利用
计算机犯罪有下列具体罪名: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以及帮助信息网络
计算机犯罪的类型: 1、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对象的犯罪,如行为人针对个人电脑或网络发动攻击,这包括非法访问存储在目标计算机或网络上的信息,或非法破坏这些信息、窃取他人的电子身份等; 2、以计算机作为攻击主体的犯罪,如当计算机是犯罪现场、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