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0
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的情形有: 1、车辆在路口未按规定让行事故; 2、车辆在路口未按交通信号通行事故; 3、车辆违反右侧通行规定、未各行其道的事故; 4、车辆在路段未按规定让行事故; 5、车辆未按规定变更车道、借道通行事故等。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交通肇事中认定自首的情形有: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为了查明情况,都可以调监控。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的,交警可以向有关单位、个人调取汽车行驶记录仪、卫星定位装置、技术监控设备的记录资料以及其他与事故有关的证据材料。或者组织当事人进行辨认车辆。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主观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逃离道事故现场的;客观上有逃离现场的行为的,那么就会被认定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责任可推定的情况如下: 1、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当事人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2、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负全部责任; 3、交通事故当事人
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情形具体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
交通肇事罪适用缓刑的条件如下: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
行为人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免于起诉的情形有: 1、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证据不足;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4、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
我国法律规定,可以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有: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
交通肇事罪哪些情形量刑较轻的情形: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
交通肇事罪免于起诉的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