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9
起诉离婚是到被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法院起诉。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
起诉离婚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若是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起诉离婚的,应当携带起诉状、身份证、户口薄、结婚证等证据资料。
起诉离婚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去法院起诉离婚: 1、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 2、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对于离婚诉讼来说,原告即自己;被告即自己的配偶
在我国,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是公民的个人权利,诉讼离婚的要到被告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被告没有住所地的,到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其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离婚要在被告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向法院起诉离婚一般缴纳50元至300元。如果请法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需要再缴纳费用;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离婚诉讼的诉讼费用由原告预交。
1、决定方作为原告,去本辖区基层法院领取文书底稿,起草起诉状。 2、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如结婚证、财产清单及其它证据材料,复印留底,提交起诉状一式两份、证据材料复印件及相应的诉讼费用到法院立案庭。 3、等待法院通知被告方应诉(即送达起诉材料)
当事人应当遵循下列流程上法院起诉离婚: 1、携带本人身份证件、起诉状以及副本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庭立案; 2、法院审查通过的,予以立案; 3、法院依法对双方进行调解; 4、调解成功,制作调解书; 5、调解无效,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