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3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准自首两种情况,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自首后又犯罪其自首成立。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自首有两个构成要件:“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投案是构成自首的基本条件,但如果投案后不如实供述,也不构成自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为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认定为自首的行
抓获后不属于自首,必须主动投案才是自首。自首是嫌疑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自首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犯罪以后自动投案。自动投案,一般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
家属扭送如果在扭送以后,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的,可以成立自首。即犯罪后被动归案的,也可以成立自首。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
《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具体地,以下三种情况都属于自动投案: (1)犯罪后,犯罪事实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以前投案; (2)犯罪后,
犯罪后逃跑,主动投案的算自首《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
交通肇事逃逸后,还可以自首。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为了推卸、逃脱责任而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与自首并不冲突,交通肇
特别自首与一般自首的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一般自首是对“特别自首”的对称。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
车祸撞死人,然后再逃逸自首的,属于法定的从轻、减轻的量刑情节,法院可以视案件情况作出从轻或减轻的处罚。虽然发生车祸撞死人本身就触犯了交通肇事罪,同时逃逸行为又触犯了交通肇事罪的升格法定刑条件,但是刑法还是鼓励交通肇事者及时投案自首。因此,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