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4
通过下列证据证明: 1.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2.收入状况根据发生事故前三个月的工资流水等证据证明。没有固定收入的,举证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无法举证最近三年平均收入
误工费并没有规定赔偿日期。根据病情(病历内容)来决定误工费的赔偿期限,治愈出院的一般只赔住院期间的,出院后需要适度休息的一般按实际情况承担2-3个月的,造成伤残的,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劳务关系受伤,是需要承担误工费的。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因此因伤不能工作的,侵权人是需要承担误工费的。
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的赔偿由谁出钱,取决于单位是否给员工参加工伤保险。如果单位买了工伤保险,职工受工伤后,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或已作劳动能力鉴定的,那工伤保险基金中会支付。除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外,单位还要支付一定的补偿金。
交通事故误工费由肇事方赔偿。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据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的职工,企业不得执行强制内退进而降低待遇,如本人申请可依照92年的退休办法,按工龄和现有标准工资计算退休待遇(30年及以上95%,20年以上不满30年90%,20年以下15年以上70%,如果是外知可增加5%。
企业员工工伤处理流程为:首先,企业应当自该员工发生事故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在工伤认定结果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员工伤情稳定后有残疾等情况的,企业应当为员工申请工伤鉴定,工伤鉴定结论送达当事人后,双方可以就赔偿
企业员工的工龄计算一般是按照员工在企业中连续工作的时间来计算,就是连续计算法。例如员工从一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工作,在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该是连续不断的计算,就是前后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相加。但也有合并计算和折合计算的规定。合并计算是外来因素导
企业欠员工工资可以到当地劳动局投诉,要求其支付工资并加付赔偿金;经劳动局通知后企业仍不支付的,可以报警,控告企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员工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临时工属于企业员工。临时工与用人单位同样构成了劳动关系,当然应属于用人单位的员工。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