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也就是参照贪污罪处罚。且索贿的从重处罚。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受贿罪的处罚规定是:数额较大或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
证明行为人构成受贿罪应收集以下证据: 1、行为人索取或收受的财物、银行账户的资金往来记录、证人证言; 2、行为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会议记录、相关文书; 3、对犯罪嫌疑人收受贿赂的时间、地点、金额、次数等细节调查取证。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
受贿罪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2)客观方面,受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3)主体要件,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
一、及时退还“及时退还”,行为入主观上没有受贿的故意,客观上表现为及时退还或者上交,不存在犯罪故意,故不构成犯罪。除《意见》列举的两种退还情形外,在实践中还有一种情形,即行为人虽未及时退还或者上交,但在收受财物后至案发前的期间内主动退还或者
行贿受贿是向国家工作人员行送贿赂称行贿;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贿赂称受贿。在税收工作中,行贿是指纳税人用财物或其他利益收买税务工作人员,使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行贿人谋取某种利益的行为。如纳税人为达到减税、免税、少缴税款的目的对税务干部进行贿
受贿数额巨大是情节严重的,不可以免受处罚,但根据《刑法》规定,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的,可以从轻处罚。
受贿罪的构成: 1、主体要件: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受贿罪的认定如下: 1、对象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犯罪对象是财产;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索取财产,或者收受他人财产,为他人谋取利益; 3、主要要素,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4、
受贿一般指当事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我国《刑法》对于受贿罪的相关规定如下: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