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2
不管是民事审判还是刑事审判,在审核活动的最后都会宣读判决书,案件最后流程就是依据判决执行。对于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如果当事人不服,那么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但有能力而拒不依据法院判决、裁定执行,可能会强制执行,甚至还可能触犯刑法。
刑事拘留、取保候审不算刑事处罚,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在刑事诉讼中,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
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是: 1.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3.被羁押的被
刑事拘留:1、一般十天(3天报捕期,7天批捕期),2、特殊情况报捕期可延长4天,即7天+批捕期7天=14天;3、对于流串、结伙或者多次作案的重大嫌疑人,可在30天以内报捕+7天批捕期=37天(深圳大部
刑事拘留后,办理取保候审的程序: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
根据案件到达的程序,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
被“刑事拘留能办取保候审吗”?如果能办取保候审可以参照以下法律规定:(望采纳)《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
我国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是在符合法定条件的前提下实施的,如果申请取保候审不被批准,也就不能够办理取保候审了。取保候审是,相关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不拘留、逮捕,也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但是需要对其行动作一定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拘留指的是:在审查阶段,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羁押措施。具体的程序要求侦查机关在拘留嫌疑人的三日后,向检察院申请逮捕,根据实际情况,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到七日。如果是流窜作案、多次作
首先,挪用公款能否采取取保候审,不看拘留多久,而看行为人是否满足了特定的条件。因挪用公款而被刑事拘留最长期限是三十七天。如果能排除犯罪嫌疑的话,犯罪嫌疑人很快就被释放。若办案机关坚持认为有犯罪嫌疑,需要继续侦查的话,就要执行逮捕或者无罪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