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9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二)对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
遗弃和虐待家庭成员的处罚:构成虐待罪、遗弃罪的,数罪并罚。虐待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是指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
遗弃和虐待家庭成员涉嫌虐待罪、遗弃罪,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虐待罪属于告诉的才处理的案件,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构成虐待罪和遗弃罪的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要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虐待、遗弃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的处罚:涉嫌虐待罪、遗弃罪,数罪并罚。虐待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是指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
遗弃家庭成员及遗弃罪的处罚措施:对年老、年幼、生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赡养义务拒绝赡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遗弃罪: 1、遗弃对象是年老、年幼、生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婚姻法禁止家庭成员间的遗弃,明确规定遗弃行为的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自诉;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遗弃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
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涉嫌虐待罪、遗弃罪,虐待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遗弃罪是指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