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2
不可预见性、不可避免性、不可克服性。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无法履行合同的,不承担违约责任。当不可抗力因素消失后,当事人可以协商继续履行合同,但对合同履行期限重新进行约定。
合同法规定的不可抗力因素如下: 1、自然灾害。因自然灾害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应使当事人被免除责任。 2、政府行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以后,政府当局颁发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3、社会异常事件。一些偶发事件阻碍合同的履行,如
不可抗力因素合同上应当写明出具的证明文件的时间以及方式;发生不可抗力之后责任的承担;不可抗力的具体情形;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
合同上的不可抗力因素包括: (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 (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 (3)政府行为对民事
不可抗力因素之一:不可预见性。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如果能预见,或应该能够预见,则不构成不可抗力,例如某船运输一批货物从一海港到另一海港,船长出海前未听广播天气预报即开船,结果遇上风暴使货物受损。该风暴对于船长来
在法律上不可抗力包括: (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 (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因素有: 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 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 3、有些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类似于不可抗
不可抗力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自然灾害属于不可抗力。比如:地震、台风、洪水、冰雹、蝗灾、风暴等; 2、政府行为属于不可抗力。比如:征收、征用等; 3、社会异常事件属于不可抗力。比如:罢工、骚乱等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值得注意的是
第一,自然灾害。我国法律认为自然灾害是典型的不可抗力。尽管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已经不断的提高了对自然灾害的预见能力,但是自然灾害仍频繁发生并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阻碍合同的履行。所以,我国法律将自然灾害作为不可抗力是合理的。因自然灾害导致合同
合同不可抗力的具体因素是: (1)自然灾害; (2)政府行为; (3)社会异常事件等不能预见; (4)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火山、洪水、地震等;政府行为主要有征收、征用等;社会异常事件主要有罢工、骚乱等。 不可
不可抗力因素合同可以约定为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不可抗力因素认定有: 1、不可预见性,指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 2、不可避免性,指第三人无法采取有利措施避免损害结果发生; 3、不可克服性,是指当事人对该事件的后果无法加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