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强制执行多久恢复征信,视情况而定: 1、失信人员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常情况下期限为两年; 2、如果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3、如果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重新恢复强制执行格式如下:1、原发布者;2、恢复执行申请书申请执行人;3、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住所地,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4、被申请执行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住所地,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5、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
强制执行的期限是两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
1、恢复执行申请书; 2、执行依据,判决书、调解书等; 3、执行案件受理通知书、结案文书; 4、申请执行人身份证明材料,如委托他人代为恢复执行的,需另外提交委托书、受托人身份材料; 5、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申请行政复议后是可以强制执行的。复议期间原则上不停止行政决定的执行。若是有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的,则可以停止执行。申请复议的期限是自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
申请行政复议后,如果行政机关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的,一般不能强制执行。该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复议期限届满后或诉讼期限届满后的三月内;但是当事人已经申请行政复议的,则该行政机关暂时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申请行政强制执行的期限过期,当事人不能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间是二年,一般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该期限已过的,法院不予执行。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四)法律规定停
目的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强制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则是使相对人的人身与财产保持一定的状态,从而预防、制止或者控制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或危险状态。另外二者前提不同、动因不同、实施主体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