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合同解释的目的:总的来看是为了探求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⑴对合同是否成立与生效进行判断。这需要确定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达成了一致或者生效条件已经具备,从而来确定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进而判断合同是否已经
合同解释是指当对合同条款的意思理解发生歧义时,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对其作出的确定性判断。合同解释目的是通过阐明合同条款的含义,以探寻当事人的真意,从而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正确认定案件事实。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十四条规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出卖人就同一标的物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合同均不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无效情形,买受人因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取得标的物所有权,请求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14条规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 (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合同法》第5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
金融借款合同司法解释中关于金融借款合同转让后管辖条款的效力: 1、合同的管辖协议对合同受让人有效,但转让时受让人不知道有管辖协议,或者转让协议另有约定且原合同相对人同意的除外; 2、如果债权转让时需要将管辖地点变更为受让方,则受让方应特别安
对格式条款解释应遵循以下原则: (1)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格式合同的提供方有提示或说明的义务; (3)免责条款的无效。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如下: 1、一方以欺诈、胁迫
《司法解释二》第14条规定: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第5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
附解除条件的赠与合同名词解释: 1、赠与合同可以发生在个人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之间。赠与财产不限于所有权的转让,如抵押权、地役权的设定,可以作为赠与的目标; 2、解除条件,又称失效条件,是指能够使有效的法律行为失去法律效力
合同中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这些免责条款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
合同的名词解释是:合同是基于双方民事主体或者多方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达成协商一致成立的民事法律关系协议。有些合同也可以基于单方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成立。
民法典合同解除条款: 1、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协商之后解除合同; 2、当事人可以在出现约定可以解除合同的事由时解除合同; 3、当事人可以在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