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1
行政机关对于违法行为人一般应当在九十日内对其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如果案件较为简单、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且依法应对当事人除较低数额的罚款或者警告的,则行政机关可当场作出处罚。
受行政处罚被拘留的,单次拘留时间最长不超过二十日。《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违法行为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可以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得超过二十日。
如果行政机关依法当场收缴的,则行政处罚的罚款应当场交;如果行政机关不是当场收缴的,则罚款应当在十五日内交,从被处罚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开始计算。
在行政机关作出罚款的处罚决定后,如果其依法当场收缴的,则被处罚人应当场交;如果行政机关不是当场收缴的,则罚款应当在十五日内交,从被处罚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开始计算。
交通行政处罚的期限根据交通违法的情形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被处罚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处十五日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书6个月内向法院起诉,如果申请了复议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
作出行政处罚后向法院起诉的期限是六个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处罚。但违法行为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并且造成了危害后果的,五年后不再予以处罚。
当事人被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后,如果行政机关当场收缴罚款的,被处罚人应当当场交罚款;如果不是当场收缴的,则被处罚人需要在十五日内缴纳罚款。被处罚人可以前往指定的银行或者通过电子支付系统来缴纳。
行政处罚的罚款一般应当在十五日内交,自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行政机关如果是依法当场收缴罚款的,则当事人应当当场缴纳罚款。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行政处罚时效是两年,违法行为发生后的两年内,对该违法行为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未发现这一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事实,在两年后,无论在何时发现了这一违法事实,对当时的违法行为人不再给予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