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6
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时效:如果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立案追诉时效是五年;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五至十年的,立案追诉时效是十年;如果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立案追诉时效是十五年;如果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立案追诉时效是二十年。
刑事案件立案侦查时间一般是两个月。由于某些原因期限届满也不能侦查终结的,可以延长。比如由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立案侦查的原则如下: 1、迅速及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侦查机关接到报案后要立即
食品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行为人生产销售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含有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事故等严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标准的有害细菌的或者其他污染物的,可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立案追诉。
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如下: 1、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一般情况下,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公安机关负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区别有: 1.民事案件为自诉案件,而刑事案件一般为公诉案件。 2.诉讼时效不同。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一般在3年,而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具体的该犯罪行为有可能涉及的罪名的量刑档次的最高期限。
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为方便审理和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对受理案件进行处理。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立案侦查、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
1、第一种情形,“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以上”,应当立案追究。这主要是指个人实施刑法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的五种情形之一,诈骗他人财物累计数额达到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第二种情形,“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刑事案件从立案始,报案只是提供案件线索。公安接到报案后,经初步调查认为涉嫌犯罪,需要立案,展开侦查,收集证据和抓捕犯罪嫌疑人。期间,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需检察院批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不存在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情形时,一般不会抓人,采取传唤或者拘传的方式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对于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民警察可出示工作证件后进行口头传唤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区别在于: 1、概念不同。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罚金、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
民事案件处理的是民法上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的争议;刑事案件则是为了惩罚犯罪,是犯罪行为人违反了刑法所要维护的利益,因此被提起公诉,由法院审判的案件。二者所要处理的纠纷的性质、案件的当事人等方面都不相同。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是平等的民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