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4
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结果的并不是通用的。伤残鉴定是伤后伤残程度的鉴定,一般由司法部门进行;工伤鉴定是对工伤职工有关伤残等级、是否属于工伤进行的鉴定,一般由社保行政部门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工伤伤残鉴定就是对工伤劳动者劳动能力鉴定的,是需要权威鉴定机构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进行鉴定的,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详细鉴
伤残鉴定和工伤鉴定结果不通用,工作鉴定是用来处理工伤的劳动能力等级鉴定;而伤残鉴定是处理人身损害赔偿的伤残等级鉴定,两者的要求不一样,因此,结果不能通用。
工伤鉴定评级后复发的病事假后的依据是工伤职工旧伤复发,经治疗工伤协议医疗机构书面建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享受工伤医疗和停工留薪期待遇。停止工作治疗休养期间,由用人单位按停工治疗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按月发给。
工伤鉴定结果和伤残等级鉴定结果是不一样的。工伤鉴定的鉴定机构是社保局;司法鉴定的鉴定机构是持有鉴定资质的有关机构。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
工伤鉴定结果和伤残等级鉴定结果并不一样。工伤鉴定结果是社保局或劳动局出具的,而伤残等级鉴定结果,一般也就是劳动能力的鉴定结果,是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并且二者的鉴定时间和鉴定标准也不一样。
工伤鉴定结果和伤残等级鉴定结果是不一样的。 1、工伤鉴定的鉴定机构是社保局; 2、伤残等级鉴定则是司法鉴定,司法鉴定的鉴定机构是持有鉴定资质的有关机构; 3、工作鉴定是用来处理工伤的劳动能力等级鉴定,而伤残鉴定是处理人身损害赔偿的伤残等级鉴
为员工申请工伤鉴定的具体程序: 1、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的30日内,用人单位向社保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认定为工伤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3、持鉴定结论等资料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工伤待遇,获得工伤赔偿。
工伤认定之前,是否工伤法律上不确定,可以按病假暂时计算,待认定之后进行结算。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伤残鉴定和工伤鉴定结果不通用,工作鉴定是用来处理工伤的劳动能力等级鉴定;而伤残鉴定是处理人身损害赔偿的伤残等级鉴定,两者的要求不一样,因此,结果不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