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5
1、如果不正当的竞争行为造成当事人有实际损失的,依实际的损失进行赔偿。 2、如果实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依据侵权人获得的利益计算损失的赔偿。 3、不正当竞争的赔偿包括因制止侵权行为的费用支出。
不正当竞争行为大体有7类: 1、欺诈性交易方法。 2、商业贿赂行为。 3、虚假宣传。 4、侵犯商业秘密。 5、掠夺定价。 6、欺骗性有奖销售和巨奖销售。 7、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
对于银行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情节等因素,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可以并处罚款等。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被处罚的银行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1、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体系 2、企业要提升法律意识,要勇于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 3、加强社会监督,尤其体现在注册会计师的监督
反不正当竞争的立案方式为:当事人应当收集相关资料向人民法院起诉。起诉应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5.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6.附条件交易行为 7.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 8.损害
工商局投诉不法商家方法: 1、消费者通过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和12315网站投诉平台等形式向工商局投诉不法商家的,载明:消费者的姓名以及住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被投诉人的名称、地址;投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投诉的日期等。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市场混淆、商业贿赂、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低价倾销、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商业毁谤。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正当竞争行为的区别主要是手段是否合法或者是否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有多种,将根据行为严重性进行相应的处罚,有给予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一)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法》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犯商标权是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案既可以适用商标法也可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商标法时侵权行为已经比较严重,一般通过诉讼解决,索赔额度也会较大。
侵犯商标权是不正当竞争。侵犯商标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相似商标,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等行为。而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