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0
未成年人减刑的条件有: 1、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3、若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对于被判处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适用减刑应当满足的具体条件包括: 1、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3、若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判缓刑的法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犯罪情节较轻、确有悔罪表现,且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3、宣告缓刑不会对所居住社区产生重大不良影响; 4、不属于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未成年人抢劫的定罪标准为,行为人已满十四周岁,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则应当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所适用的具体法律规定包括有: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其司法解释中所载明的起诉条件的相关规定为: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必须符合的条件有属于受理的法院管辖;由被害人告诉;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且符合《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自诉范围。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满十六周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已
判处缓刑的条件: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3、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未成年人被同龄人性侵判法如下: 1、属于受害人14年龄以下儿童、构成奸淫幼女、猥亵儿童的,一方面要从重处罚,另一方面要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两者都要抵消; 2、超越受害者14岁不满18岁、构成普通强奸或者强迫猥亵他人、侮辱妇女罪的,由于没有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