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7
仲裁当事人的义务:当事人应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相应的证据;依法缴纳仲裁费用;当事人应当依法出庭;配合仲裁委员会在裁决之前的调解;委托律师要提交授权委托书。
仲裁裁决发生效力,一方当事人不执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的申请。劳动仲裁的执行措施如下: 1、冻结、划拨存款; 2、扣留、提留收入; 3、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财产。
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是不需要支付申请费用的。但是可能需要支付律师费,调查取证的费用等。劳动争议仲裁不收申请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是由财政予以保障的。
仲裁协会由以下成员组成:工会的代表;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政府指定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代表。中国仲裁协会是仲裁委员会的自律性组织,根据章程对仲裁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仲裁员的违纪行为进行监督。仲裁委员会是中国仲裁协会的会员。
劳动争议仲裁的步骤如下: 1、书面申请劳动仲裁;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并通知申请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4、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 5、劳动
劳动仲裁受案范围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等。
个人申请劳动仲裁的应当准备下列材料: 1、书面仲裁申请书; 2、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权限,同时提交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4、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对劳动争议进行仲裁的程序包括:申请人提交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应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的四十五日内由仲裁
劳动仲裁的程序如下: 1、劳动者自权益受损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提交劳动仲裁申请; 2、仲裁委五日内审理并答复申请人的仲裁申请; 3、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做出仲裁裁决。 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
申请劳动仲裁的证据范围:银行工资账单、工资条;用人单位为员工办理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在社保局打印并盖章的社保清单;其他。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仲裁委员会指定的期限内提供有关证据。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 (一)依法成立的仲裁协议对当事人且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 (二)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三)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