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7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
对于仲裁员的回避制度,法律规定在于,首先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仲裁员应当回避,或者与本案有厉害关系的,以及对于承办的案件事先提供过咨询的,或者是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的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还有一种情形则是私自会见当
劳动仲裁证据清单如下: 1、书面劳动合同; 2、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包括工资条、银行对帐单、工资领取签字表等; 3、社保缴费证明; 4、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5、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 6、“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一、申诉人是员工的,提交下列材料: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2.申诉书(详细陈述申诉理由和要求,一式两份或按被诉人人数提供)3.申诉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4.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定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
劳动仲裁程序介绍如下: 一、当事人申请; 二、审查受理; 三、仲裁前的准备工作: (1)组成仲裁庭; (2)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成员、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书记员、鉴定人、调查人员和翻译人员作出回避决定; (3)调查取证; (4)制定仲裁计
仲裁和诉讼的区别有: 1、不同的启动条件,仲裁的前提是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争议自愿提交仲裁机关,民事诉讼不需要双方协商,只要一方的诉讼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如果选择仲裁,就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2、机构不同,仲裁委员会由人民政府组织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该在四十五日内结束;如果案情复杂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仲裁庭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的期限以十五日为限。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
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在一年仲裁时效期间内;该劳动争议属于该仲裁委员会管辖;申请书及有关材料齐备;其他。
合同纠纷申请仲裁的条件具体包括: 1、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3、当事人之间有仲裁协议或合同中有仲裁条款; 4、合同纠纷申请仲裁的其他条件。
一、获得假释的条件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是已经服刑一定的时间,二是有悔改的表现。 二、撤销假释要满足如下条件; 1、重新犯罪的撤销。 2、漏罪的撤销。 3、违法行为的撤销。
如果已经生效的劳动争议裁决书存在以下情形的,能够撤销: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违反法定程序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等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