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6
妨害公务罪构成的要件有: 1、侵犯对象:侵犯对象为国家机关、红十字会等正常公务活动; 2、客观方面:客观上表现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国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3、主体:主体为一般主体; 4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批捕妨害公务罪的认定条件是: 一是审查行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胁方法。 二是审查被妨害公务的执法人员是否严格依照法律执行公务。 三是审查认定中应注重复核证据。
触犯妨害公务罪的判罚标准如下:根据法律规定,以暴力、威胁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规定处罚。以暴力、威胁手段阻碍红十
妨害公务罪具有以下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职务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
妨碍公务罪是指行为人故意妨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由治安部门管辖。妨碍公务罪如果情节轻微,则不构成犯罪,一般处警告或者最高二百元的罚款或者最低五日,最高十日的拘留并处最高500元罚款;如果构成了犯罪,则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一般处最高
我国刑法规定,构成:第一、客体要件是:国家正常的管理活动;第二、客观要件是:通过暴力或威胁等手段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字会人员或公安机关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第三、主体要件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妨害公务罪已经取保一般还会判刑。取保候审是指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否适用取保候审与是否判刑并无直接联系。
1.妨碍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2.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其中,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是其主要客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人身权利是其随机客体。 3.妨害公务罪侵犯了国家的正常管理活
对于涉嫌妨碍公务罪的犯罪嫌疑人,我国人民法院在开庭之后需要对现有的证据进行举证质证,让公诉方以及辩护方进行辩论,然后由法院进行审理,最终得出相应的判决。《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
缓刑期间能申请减刑。但是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罪犯,一般不适用减刑,所以在实践中缓刑期间进行减刑的很少,但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也可以减刑。
可以对有轻微的犯罪情节而且符合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进行判处缓刑,若判处缓刑之后,缓刑人员就必须要进行社区矫正。如果犯罪分子被宣告缓刑,就必须要遵守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定,必须要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进行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缓刑人员必须要服从监督、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