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1
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拘留后,认为需要逮捕的,应该在三日内向检察院提请批捕。检察院收到后七天内作出决定,批准逮捕的,实施逮捕,不批准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
刑事拘留最长不超过37天。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
无罪释放申请国家赔偿的,按《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进行。刑事拘留无罪释放的,赔偿义务机关为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一般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拘留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可以。但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对被依法逮捕、拘留和在监狱中执行刑罚以及被依法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和劳动教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艾滋病传播。
是。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欠款不还的行为通常不能被拘留。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判决后,义务人有能力执行而不执行的,会被拘留、罚款,情况严重的也会构成犯罪。如果确实没有履行能力,法院会给与一定的宽限期。
刑事拘留30天里放人和37天里放人,如果在法定期限内释放,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如果37天还没有释放,一般就转为逮捕,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刑事拘留不一定会判刑,但判刑的可能性非常大。 首先,任何公民未经人民法院判决都不得认定为有罪。刑事拘留只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措施,是否涉嫌触犯刑法,先由负责侦查的公安机关进行侦查,认为不构成犯罪的,撤销案件,认为构成犯罪的,则向对口的检察
刑事拘留不是判刑。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有时候错误就发生在一瞬间,但结果却会让人终生后悔,这场故事的成本到底有多
刑事拘留30天里放人和37天里放人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说三十天的情况是案情较轻的情况,案情不同。刑事拘留期限为1到37天,三十七天的情况是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然后加上检察院七天
被判处拘役和缓刑的话肯定是有案底的,拘役和缓刑都证明了经刑事法庭的审判确认当事人确实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事人是有罪的,被依法定罪量刑的这些罪犯都会留下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