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2
派出所调解不成一般不会马上拘留。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法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如果调解不成功的,公安机关应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其行为需要予以拘留的,则应当拘留行为人。
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暂缓执行: 1、被拘留人依法申请了行政复议或者提起了行政诉讼。 2、被拘留人提出了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 3、公安机关认为对被拘留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 4、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依法提出了符合法定条件的担保
监视居住不得在行政拘留所执行。法律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因此行政拘留所作为羁押场所,不得作为监视居住的地点。
监视居住不可以在行政拘留所执行。法律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因此行政拘留所作为羁押场所,不得作为监视居住的地点。
人被关进拘留所能看。人犯在羁押期间,经执行机关批准、公安机关的同意可以会见其近亲属。 也可以委托辩护律师,其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若是因
如果行政拘留期间被调查查明行为已构成刑事犯罪的,会转为刑事拘留,不构成犯罪的,则不会构成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是一种配合刑事诉讼的临时措施。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对于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所作出的在短期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措施。
刑事拘留是不能转行政拘留的。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拘留之后只有逮捕和释放两种结果。不可能转为行政拘留。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1.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保障性措施,是一种诉讼行为,其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本身不具有
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因此,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时,必须要持有拘留证,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不满14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拘留不执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拘留不执行。70周岁以上的,拘留不执行。
一、性质不同 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人给予的最严厉的处罚,属于是行政处罚的一种;而刑事拘留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犯罪嫌疑人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不是处罚或制裁。 二、期限不同 行政拘留的最高期限为15天,有两种以上违反
行政通知书下达之后,一般应当立即执行,但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可以暂缓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