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0
有遗嘱的继承程序并不多,只需要携带合法有效的遗嘱办理财产转移手续即可。比如涉及存款的,携带遗嘱以及有效身份证件去银行办理存款转移;涉及房产的,携带遗嘱以及有效身份证件办理过户手续。 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
遗嘱继承与遗赠的主要区别包括: 1、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的范围不同。遗嘱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也可以是国家或者集体单位; 2、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未明确放弃的,视为继承。受遗赠人知
遗嘱继承中遗嘱有效的条件具体如下:当事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遗嘱的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等。
一般情况有法定继承和遗嘱指定继承。特殊情况还有转继承和代位继承。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法定
财产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如下: 第一个顺序:配偶,孩子,父母。 顺序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定继承是指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
一.我国遗产(家产)继承的方式 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1)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
公证遗嘱、自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立遗嘱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家庭情况、订立遗嘱的原因;遗嘱处分的财产状况;分财产的种类、名称、数量和所在地、是否有执行人执行等,写明执行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
根据《继承法》有关遗嘱的无效规定,遗嘱无效的情况通常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1.遗嘱人在立遗嘱时,不具备立遗嘱的能力,即在立遗嘱时,遗嘱人没有行为能力; 2.遗嘱人所立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即遗嘱人在可以用自书形式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情况下,
财产的继承方式可以分为: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以及遗赠四种。 1、法定继承,主要是根据被继承人法定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继承的顺序; 2、遗嘱继承,主要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相关的遗嘱,明确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3、遗赠扶养协
遗嘱,是指自然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个人财产或事务做出的个人处理。遗嘱一般于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1、遗嘱人在立遗嘱时有遗嘱能力,即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