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高利贷严重可能涉及高利贷转移罪。高利贷转移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移贷款牟利为目的,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高利贷给他人的行为。 根据个案情节不同,高利转贷罪的量刑标准也不同。 1、自然人犯本条所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
高利转贷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数额较大是指个人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在20万元以上的;数额巨大是指个人违法所得在20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在100万元以上的。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符合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情形,就达到了高利转贷罪的立案标准,可以判刑。
根据个案情节不同,高利转贷罪的量刑标准也不同: 自然人犯本条规定的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本条规定的罪,对单位处以罚款
对于高利贷,当事人可以报警,但是一般公安机关不会立案,因为高利贷不是范围,而是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借贷的当事人约定的利率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范围的,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偿还。
认定高利转贷罪的标准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信贷管理制度; 2、在客观上表现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单位也可以成为高利转贷罪的主体; 4、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犯
此前的司法实践中,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的,经查证属实后即可判定借贷合同无效。 新司法解释明确了“客观事实+主观认知”两个条件,即在上述客观事实存在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情况下,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
高利转贷罪的共犯认定标准是:两个及以上行为人实际实施了犯罪行为。主观方面的认定实施高利转贷罪共犯必须是两人都为共同故意。两人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也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位所构成的共同犯罪,还包括单位与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
放高利贷一般不会被判刑,在法律认定上属于民事行为。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但是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就会犯高利转贷罪,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经
高利转贷追诉的规定是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六条,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应予立案追诉。
高转利贷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以转贷牟利为目的,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其中包括高利转贷,违法所得超过10万元;虽未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到行政处罚二次以上。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