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0
法律规定下列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3、以法律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可以搜索证据证明合同是欺诈合同,或
下列担保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担保合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担保合同;以及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也无效,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具备下列情形的担保合同无效: 1、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担保合同; 3、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担保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担保合同无效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1、主体违法,包括当事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担保人资格不合法、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客体违法,包括禁止抵押财产、抵押或质押财产是赃物或遗失物; 3、内容违法
担保合同无效后会产生以下法律责任:当事人因担保合同而取得的财产要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要折价补偿;并且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要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具体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1、主合同无效时担保人的责任,无论主合同的无效应归因于债权人、债务人还是双方的过错; 2、无论无效结果是返还原物还是赔偿损失,担保人无过错,担保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3、当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时,担保人知道主合同无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1、主合同无效。 2、担保的主体不合格。 3、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 4、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5、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利益。
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一、合同主体不合格; 二、合同内容不合法,表现为: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2、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无效;
会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另外一种是本身就是无效的。比如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违背公序良俗等。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国家机关未经国务院批准与债权人签订担保合同的; 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事业单位与债权人签订担保合同; 3、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和企业法人职能部门提供保障的; 4、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担保的主体不合格。 2、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内部机构或内部职能部门担保无效。 3、公司董事、经理私自所为的担保无效。 4、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 5、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 6、未经
无效担保合同担保人是不需要承担担保责任的,有过错的承担过错责任。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的,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各方或一方存在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担保合同无效的条件如下: 1、主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