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9
协议离婚后可以再诉精神损害赔偿,但是有一年时效以及事先约定的限制;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一年内,当事人是可以再向法院起诉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但是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的起诉,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法律规定,因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的行为而导致离婚的,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以上情形导致离婚的可以请求赔偿,赔偿可以包含精神损害赔偿。
1、符合《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2、符合《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
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物质损害赔偿主要是一方在重婚、与他人同居期间将财产赠与与其重婚、同居的第三方,致使无过错方的财产损失。比如因家暴造成一方身体伤害,可以要求另一方赔偿医疗费等费用。精神损害赔偿兼具有经济补偿和精神抚慰双重功
法律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原因包括: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人的手段;被害人实际遭受的精神损失的程度;侵权人自己的经济水平;接受诉讼的法院当地生活水平等。
当事人之间无有效约定的,离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酌定:1)过错方的经济能力;2)过错方侵权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3)过错方的认错态度;4)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5)受害人自身、家庭经济状况;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协议离婚后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若是双方在协议离婚时并没有涉及精神损害赔偿,或者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的赔偿方案,当事人符合精神损害赔偿法定要件的,可以在办理了离婚登记之后再提起离婚赔偿诉讼。但是当事人必须符合相关的诉讼时效要求。
离婚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确定要考虑的因素如下: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过错方的过错程度;过错方实施家庭暴力的具体情节;过错方的经济负担能力;其他实际情况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不能执行父母的钱。被申请强制执行人须是上述法律文书中的当事人,即不会执行其父母的财产。 可以和对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双方协商还款的办法。法院无权执行你父母的财产。
具有下列情形的需要离婚精神损害赔偿: 1、当事人有重婚行为的; 2、当事人与他人同居的; 3、当事人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 4、当事人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或存在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的等。 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如果一方存在以下情形,并导致离婚的,另一方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3、实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
请求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有: 1.发现重婚,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2.发现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另一方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3.被实施家庭暴力的受害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4.一方有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情形,另一方可以请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