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3
18周岁后即成年,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是没有监护人的。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年满18周岁后,被依法认定为限制行为能力或者无行为能力,仍然需要有监护人。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8周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16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6—18周岁但能以自己的劳动为生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
已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如果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则父母没有监护权,因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需要监护人。如果孩子虽然已经满了十八周岁,但是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在其没有配偶的情况下,父母有监护权。
与未满14周岁的女孩(或男孩)发生性关系,不论她(他)是否自愿,均视为强奸未成年少女(少男)罪;而已满14周岁以上的不在此列。只要她精神正常,不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双方自愿的,不构成强奸行为。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是父母。父母已经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是父母。父母已经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
在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外祖父母可以是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
确定监护人案件的法律依据如下: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以下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1、父母,外祖父母; 2、兄弟姐妹; 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必须经未成年人居住地居民委员会
18岁的话就是成年人,对于成年人没有必要再有监护人了。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会存在监护人的说法。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
在我国正常的年满18岁的人,就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的人,此时是没有监护人的,除非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种情况下才有必要设立一个法定监护人。
年满18岁一般是不需要监护人的,但是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然是需要监护人的。我国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